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交流平台,但在这一片缤纷多彩的网络世界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涉黄信息的传播就是一份沉重而复杂的课题,而“吃瓜网”这类关键词的频繁出现,正是网络谣言和涉黄信息泛滥的例证之一。
我们需要明确“吃瓜”这一网络词汇的起源和演变。“吃瓜”原意指一种网络观帖行为——对事情不表态、不参与、仅围观,并以此保持对事物的中立态度,在不良内容创作者和推广者的恶意引导和利用下,“吃瓜”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暗指“观看、了解并传播不良内容”的隐喻,毫无疑问,这严重偏离了“吃瓜”初期的含义及所代表的纯洁且无害的网络观帖行为,正如2023年8月以来多次出现的“吃瓜网最新地址免费”这样的关键信息,实质上是一次次地被包装了看似无害的休闲网络语来吸引更多用户并执行涉黄信息的传播。
“吃瓜网”等以“最新地址免费”为诱饵的网站,往往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点击量,然后通过弹出页面、病毒弹窗甚至是直接的非法连接来传播涉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违法了我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也严重损害了广大网友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网络上,“吃瓜”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中立行为,而是一场被恶意引导的“流量盛宴”,它让受害者被迫观看并接触本不应接触的信息。
“吃瓜网”等关键词之所以能够不断出现在搜索引擎的推荐中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曝光,与搜索引擎的算法及部分网民的无知或好奇密切相关,互联网企业为了强化用户粘性与流量,对其内容审核并不严格,而一些网民的好奇心或者寻觅秘密的心态也无形中为这种恶意传播行为提供了土壤,日益增多的不良信息扩散不仅埋下了法律风险的种子,更为社会带来了深层次的道德隐患与文化危险。
涉黄信息的广泛传播强烈地冲击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这将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的发展,使他们失去了正确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良内容的影响和腐蚀,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尚未完全成熟,这样的暴露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对社会的认知。
这一系列现况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在多元文化的中国,我们努力在建设和谐、守法、道德的社会,而涉黄信息的大量传播无疑是一种对社会公序良俗、对法治社会的侵蚀,对此,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来打击此类行为,加强了对互联网内容的整治与监督,就如上述提到的“吃瓜网”,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些法律条文并未得到充分有效地执行或被清楚普及到每一位网民心中。
针对这现状,有效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强化互联网内容的审查机制:需要各大网站包括短视频、娱乐及生活分享网站等严把审核关,杜绝任何形式的涉黄内容的出现,还应该注重培养员工及技术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感,确保审核不过关的内容绝不通过审核流程进入网页供网民观览,政府在这过程中亦需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执法力度与现场查验频率以确保执行效果不是以图利而变的形同虚设的“走过场”。
2、用户教育及提升:同时切实加强公众的法律素质教育与警示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甄别能力与自控力,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职责,努力宣传网络安全与法律法规知识。
3、判罚从严与创新技术:对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者应予以严惩并公开处罚决定以震慑潜在意图违法者;此外还需要不断创新科技手段如利用更加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程序来开发与完善更高效的过滤系统来杜绝涉黄信息的传播,例如像腾讯的“腾讯安心平台”,阿里巴巴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反盗版中心”,这样的科技力量可以切实帮助网站管理其内容的真实性、健康性和法律性。
最后要想真正解决“吃瓜”演变成的恶性行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打击力度、企业自律加严、网民自觉抵制、科技着力堵漏形成四方联动态势共同建设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我国今后必须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行为导向迈向更加明亮和谐的网络世界的必由之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